|
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 |
ISBN:978-957-9357-60-9
作 者:木村泰賢 著 / 巴壺天、李世傑 譯
頁 數:326 頁
出版社:協志工業叢書出版(股)
出版日期:2009年9月 第二刷
圖書分類:宗教類 / 佛教
定 價:280元 |
 |
內容簡介: |
作者木村泰賢博士,是日本研究印度哲學及佛學的權威,他的人生觀,可說是一種以永恆為理想的解脫主義。一切是永恆地在解脫著的過程,而把一切趨向於永恆的解脫,為人生價值的歸宿,這是著者的主張。著者的解脫主義,當然不是單獨地「消極的否定」,而是從否定中認可更高的肯定的解脫主義。
本書的特點:一是作者將佛教的艱晦術語,翻譯為現代哲學的名詞,而又從現代哲學乃至現代思想的立場來透視精深博大的佛理;二是他有生命主義的思想,從這種立場,來統一和整理佛教思想,使我們讀後,覺得它不但沒有失去佛教的真理,反而是發揚了佛教的真實精神。
這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佛學著述,願天下修道人,都能善用這份精神資糧,而加速他們的解脫。 |
|
作者簡介: |
木村泰賢(一八八一~一九三○)
日本八幡平市人。是日本研究印度哲學及佛學的權威。著有《印度哲學宗教史》、《印度六派哲學》《原始佛教思想論》、《阿毘達磨論之研究》、《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》(協志工業叢書)…等;歿後出刊的《木村泰賢全集》六卷到現在仍對佛教學界有莫大的貢獻與影響。 |
|
譯者簡介: |
巴壺天,安徽滁縣人,1904~1980。名東瀛,字壺天,號玄廬。來臺後,受聘為國立編譯館編纂,復任教於師範大學、臺灣大學、東海大學等校。並於1963年應新加坡義安學院之請,出任該院中文系教授兼主任。
一生精力,乃傾注於「比體詩」及「禪公案」之研究。晚年會通詩、禪,頗為台灣學術界所矚目。所撰禪學論文多見載於《藝海微瀾》及《禪骨詩心集》二書中;詩詞則有《唐宋詩詞選》、《兩晉南北朝文彙》;並曾與弟子林義正(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)合勘《校補增集人天眼目》一書行世。為譽滿華人學界的禪學名家。
李世傑
台灣新竹市人,出生於1919年。自小隨母親出入佛寺,潛移默化的薰習,長養宿世善根,奠定日後研究佛學的因緣。
史學、哲學及佛學均有研究,在佛學研究上的造詣,是佛教學界之泰斗;在印度哲學方面的研究更是獨占鰲頭。曾任各地佛學院講師、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講師、中國佛教研究院教授,服務於台灣大學。1962年建立目前佛教圖書館通用的「佛教圖書分類法」。
著作有《中國佛教哲學概論》、《原始佛教哲學史》、《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》、《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》、《中國佛教思想史》、《華嚴哲學要義》、《吉藏》、《杜順》…等;譯述有《印度奧義書哲學概要》、《印度六派哲學綱要》、《因明學概論》、《華嚴思想》、《如來藏思想》、《中觀思想》、《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》(協志工業叢書)、《中國佛教史》(協志工業叢書)、《禪佛教入門》(協志工業叢書)…等;著譯不勝枚舉。 |
|
相關閱讀: |
中國佛教史 (協志)
禪佛教入門 (協志)
佛教 (協志)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