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四十四年工業節,大同公司創辦人林尚志在協志工業叢書發刊詞上,明白闡釋發行宗旨:『知識應為萬人所享有,我們承繼前人精神遺產,得以建立現代之文化。前人既有良知傳給我們,我們應將此良知推廣發展遺留給後人,而要盡此責任,必先深切認識前人之功績。
我們是一群從事工業的人,希望在其進步方面有一點貢獻。僅此發行協志工業叢書,想與世人一同研究先進之業績。若能藉此啟發青年學徒之工業思想,實為幸甚。』
到了民國四十八年,基於推廣閱讀、深化教育及提升當時工業知識水準的考量,協志工業叢書從一個出版單位,蛻變為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。在大同公司總裁林挺生的觀念裡,成立出版公司最重要的是出版好書,至於銷量多寡則為次要。換言之,旨在引介國內外的優良讀物,不以賺錢為目的。
總裁林挺生希望將大同的形象深耕基層,不僅是用製造的產品,更用一種文化回饋的理念,打入基層人心,而協志工業叢書在文化宣傳上,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。
協志工業叢書的出版品,早期以翻譯出版外國名著為主,又以工業知識為主軸,後發展更多形式的叢書,原則上分兩大類,及社會類與自然類。
|